跳转到主要内容

山行

山行原文

小田微雨稻苗香,田畔清溪潏潏凉。

自忆东吴榜舟日,蓼花沟水半篙强。

《山行》原文及鉴赏赏析

山行原文

野寺(sì)分晴树,山亭过晚霞(xiá)

春深无客到,一路落松花。

山行赏析:

山上的树绿绿的,拥抱着山野中的寺庙,红红的晚霞从山亭顶上掠过,绿绿的树、红红的晚霞相互映衬,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。山间小道上,作者一个人一边闻着路边飘落的松花的香味,一边欣赏山中的美景。诗中有动有静,有情有景,写得自然、别致。

山行创作背景

项斯生当唐末乱世,自觉怀才不遇,壮志莫酬。他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,隐居山林达三十年,对山间的四时晨昏、风云草木极其熟悉。这首《山行》,便是写山村野景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马君骅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970-971

2、张国举.唐诗精华注译评.长春:长春出版社,2010:584-585

山行译文

野寺(sì)分晴树,山亭过晚霞(xiá)

译文:山野寺庙把林子分开了,山亭好像从晚霞中间穿过去。

春深无客到,一路落松花。

译文:春已经深了,可是从没有客人到来;一路走来,仿佛听到了松花落地的声音。

山行注释

野寺(sì)分晴树,山亭过晚霞(xiá)

注释:野寺:山野中的寺庙。分:分开。晴树:晴空下的树林。这句是说寺庙在树林中间,把林子分开了。过:飘掠,飘过。

春深无客到,一路落松花。

注释:松花:松树三月开花,四月凋谢。

山行作者

王安石简介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