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到主要内容

季振宜的收藏大家

父季寓庸,字因是,明天启进士,官吏部侍郎,喜好书画和收藏,曾建造有藏书画处为“嘉树园”,并有“季寓庸珍藏书画印”藏书章。

明末清初,藏书风很盛,一是做学问的需要,二是社会风尚如此。常熟毛晋,建“汲古阁”藏书,其中多宋、元刻本,还主持校刻了《十三经》、《十七史》等书,又抄录罕见秘本,缮写精良,后人称之为“毛抄”。毛家没落后,其后人将藏书多卖给了季振宜。著名学者钱谦益建“绛云楼”藏书,顺治七年,该楼和七十三大椟书被火烧毁,幸存于家中的宋、元刻本以后给了其族侄钱曾。钱曾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藏书家,单《述古堂藏书目》和《宋版书目》就有2295种之多,以后又将陆续所得之书与“述古堂";藏书合辑为《也是园书目》,共收3800余种。钱曾死后,藏书也归了季振宜。精本佳椠极多。藏书楼名“静思堂”。乾隆间御刻《五经萃室》、《周易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等,皆宋本,均钤有其藏书印。编《季苍苇书目》1卷,分《延令宋版书目》、《宋元杂版书》、《崇祯历书总目》、《经解目录》4部分,著录1 200种,27 000卷。有关钱曾的藏书,在此书目中著录比《述古堂书目》详细。黄丕烈为此目作序。藏书印有“季振宜藏书”、“沧苇”、“吾道在沧州及柱下史”、“半窗明月”、“熟读精思”、“得之千载外正赖古人书”、“季氏家藏”、“两河使者”、“御史之章”、“御史振宜之章”、“平章季子收藏图书”、“季振宜字诜今号沧苇”、“平阳季子之章”等。所藏书在其离世后全部归于徐乾学“传是楼”和清内府。

子季应召,字葵藏,一字蒲征,号百子山人,亦能藏书。有藏书印为“虑斋”、“季应召印”等。工于画猫。得者贴壁上吓鼠,有“活猫不如季猫”之誉。

季振宜不但是著名的藏书家,而且是版本学家、校勘家。文物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《古书版本鉴定》(李致忠著)曾多次论及他对百家、经、史、诗赋等典籍的校勘之功。他曾花10年时间,将唐诗编纂成《汇集全唐诗》共717卷160册,收入1859位作者的42931首诗,康熙御定的《全唐诗》就是以此为底本校补而成的。他还著有《听雨楼集》2卷、《精思堂集》和《诗稿》2卷、《奏疏》2卷,均散落不知何处。季家藏书的散出时间约在乾隆后期,嘉庆二年编的《天禄琳琅书目后编》中已载有季振宜家之旧藏,据说是由何义门介绍,一部分归于怡亲王,后怡亲王被杀而流人大内,还有部分则流落民间了。民国十四年,清室善后委员会曾清点存书,后故宫博物院成立,与“文渊阁”书合并收藏,国民党撤退时被带到台湾去了,季家旧藏或有在内也未可知。

季振宜归隐林泉后,与邓汉仪、冯砚祥、杨尚贤、周季隰、陈维崧、朱彝尊、严绳孙、姜宸英等交游。其中陈维崧系明末四大公子之一陈贞慧的儿子,为清初骈文大家,所撰人争传颂,《四库全书》收入他的著作《陈检讨四六》20卷,另有《湖海楼集》等行于世。朱彝尊、严绳孙、姜宸英当时被称为“江南三布衣”,都是名噪一时之士。他们经常聚会于“嘉树”园中,诗酒唱和,甚为相得。姜宸英曾为之作《嘉树园记》。

作者相关标签

季振宜的收藏大家的相关内容

季振宜的收藏大家

父季寓庸,字因是,明天启进士,官吏部侍郎,喜好书画和收藏,曾建造有藏书画处为“嘉树园”,并有“季寓庸珍藏书画印”藏书章。

明末清初,藏书风很盛,一是做学问的需要,二是社会风尚如此。常熟毛晋,建“汲古阁”藏书,其中多宋、元刻本,还主持校刻了《十三经》、《十七史》等书,又抄录罕见秘本,缮写精良,后人称之为“毛抄”。毛家没落后,其后人将藏书多卖给了季振宜。著名学者钱谦益建“绛云楼”藏书,顺治七年,该楼和七十三大椟书被火烧毁,幸存于家中的宋、元刻本以后给了其族侄钱曾。钱曾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藏书家,单《述古堂藏书目》和《宋版书目》就有2295种之多,以后又将陆续所得之书与“述古堂";藏书合辑为《也是园书目》,共收3800余种。钱曾死后,藏书也归了季振宜。精本佳椠极多。藏书楼名“静思堂”。乾隆间御刻《五经萃室》、《周易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等,皆宋本,均钤有其藏书印。编《季苍苇书目》1卷,分《延令宋版书目》、《宋元杂版书》、《崇祯历书总目》、《经解目录》4部分,著录1 200种,27 000卷。有关钱曾的藏书,在此书目中著录比《述古堂书目》详细。黄丕烈为此目作序。藏书印有“季振宜藏书”、“沧苇”、“吾道在沧州及柱下史”、“半窗明月”、“熟读精思”、“得之千载外正赖古人书”、“季氏家藏”、“两河使者”、“御史之章”、“御史振宜之章”、“平章季子收藏图书”、“季振宜字诜今号沧苇”、“平阳季子之章”等。所藏书在其离世后全部归于徐乾学“传是楼”和清内府。

子季应召,字葵藏,一字蒲征,号百子山人,亦能藏书。有藏书印为“虑斋”、“季应召印”等。工于画猫。得者贴壁上吓鼠,有“活猫不如季猫”之誉。

季振宜不但是著名的藏书家,而且是版本学家、校勘家。文物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《古书版本鉴定》(李致忠著)曾多次论及他对百家、经、史、诗赋等典籍的校勘之功。他曾花10年时间,将唐诗编纂成《汇集全唐诗》共717卷160册,收入1859位作者的42931首诗,康熙御定的《全唐诗》就是以此为底本校补而成的。他还著有《听雨楼集》2卷、《精思堂集》和《诗稿》2卷、《奏疏》2卷,均散落不知何处。季家藏书的散出时间约在乾隆后期,嘉庆二年编的《天禄琳琅书目后编》中已载有季振宜家之旧藏,据说是由何义门介绍,一部分归于怡亲王,后怡亲王被杀而流人大内,还有部分则流落民间了。民国十四年,清室善后委员会曾清点存书,后故宫博物院成立,与“文渊阁”书合并收藏,国民党撤退时被带到台湾去了,季家旧藏或有在内也未可知。

季振宜归隐林泉后,与邓汉仪、冯砚祥、杨尚贤、周季隰、陈维崧、朱彝尊、严绳孙、姜宸英等交游。其中陈维崧系明末四大公子之一陈贞慧的儿子,为清初骈文大家,所撰人争传颂,《四库全书》收入他的著作《陈检讨四六》20卷,另有《湖海楼集》等行于世。朱彝尊、严绳孙、姜宸英当时被称为“江南三布衣”,都是名噪一时之士。他们经常聚会于“嘉树”园中,诗酒唱和,甚为相得。姜宸英曾为之作《嘉树园记》。

晁公武的藏书大家

绍兴十一年至十七年(1141~1147)任四川转运使井度的从官。井度以藏书富而知名,晚年,悉以所藏之书赠给公武,凡50箧。

致仕后,居四川嘉定府(今四川乐山)卒。其藏书自晁迥始,达百年之久,至公武,又得井度赠书,共计24 500卷。绍兴二十一年(1151),编成《郡斋读书志》4卷、《后志》2卷(一称《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》),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有提要的私家藏书目录。对后世影响极大。陈振孙《直斋书录题解》、马端临《文献通考·经藉考》,均以该目为蓝本。全目分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42类,每类有序,于每书之下,或叙作者经功、或论书要旨、或明学派渊源,并加以考证。共著录书刊号1 937部、24 500卷,对当代著作,著录尤为详备。该目传世有两种版本,4卷本初刻于袁州,通称“袁本”,20卷本初刻于衢州,通称“衢本”。

季振宜的收藏大家

父季寓庸,字因是,明天启进士,官吏部侍郎,喜好书画和收藏,曾建造有藏书画处为“嘉树园”,并有“季寓庸珍藏书画印”藏书章。

明末清初,藏书风很盛,一是做学问的需要,二是社会风尚如此。常熟毛晋,建“汲古阁”藏书,其中多宋、元刻本,还主持校刻了《十三经》、《十七史》等书,又抄录罕见秘本,缮写精良,后人称之为“毛抄”。毛家没落后,其后人将藏书多卖给了季振宜。著名学者钱谦益建“绛云楼”藏书,顺治七年,该楼和七十三大椟书被火烧毁,幸存于家中的宋、元刻本以后给了其族侄钱曾。钱曾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藏书家,单《述古堂藏书目》和《宋版书目》就有2295种之多,以后又将陆续所得之书与“述古堂";藏书合辑为《也是园书目》,共收3800余种。钱曾死后,藏书也归了季振宜。精本佳椠极多。藏书楼名“静思堂”。乾隆间御刻《五经萃室》、《周易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等,皆宋本,均钤有其藏书印。编《季苍苇书目》1卷,分《延令宋版书目》、《宋元杂版书》、《崇祯历书总目》、《经解目录》4部分,著录1 200种,27 000卷。有关钱曾的藏书,在此书目中著录比《述古堂书目》详细。黄丕烈为此目作序。藏书印有“季振宜藏书”、“沧苇”、“吾道在沧州及柱下史”、“半窗明月”、“熟读精思”、“得之千载外正赖古人书”、“季氏家藏”、“两河使者”、“御史之章”、“御史振宜之章”、“平章季子收藏图书”、“季振宜字诜今号沧苇”、“平阳季子之章”等。所藏书在其离世后全部归于徐乾学“传是楼”和清内府。

子季应召,字葵藏,一字蒲征,号百子山人,亦能藏书。有藏书印为“虑斋”、“季应召印”等。工于画猫。得者贴壁上吓鼠,有“活猫不如季猫”之誉。

季振宜不但是著名的藏书家,而且是版本学家、校勘家。文物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《古书版本鉴定》(李致忠著)曾多次论及他对百家、经、史、诗赋等典籍的校勘之功。他曾花10年时间,将唐诗编纂成《汇集全唐诗》共717卷160册,收入1859位作者的42931首诗,康熙御定的《全唐诗》就是以此为底本校补而成的。他还著有《听雨楼集》2卷、《精思堂集》和《诗稿》2卷、《奏疏》2卷,均散落不知何处。季家藏书的散出时间约在乾隆后期,嘉庆二年编的《天禄琳琅书目后编》中已载有季振宜家之旧藏,据说是由何义门介绍,一部分归于怡亲王,后怡亲王被杀而流人大内,还有部分则流落民间了。民国十四年,清室善后委员会曾清点存书,后故宫博物院成立,与“文渊阁”书合并收藏,国民党撤退时被带到台湾去了,季家旧藏或有在内也未可知。

季振宜归隐林泉后,与邓汉仪、冯砚祥、杨尚贤、周季隰、陈维崧、朱彝尊、严绳孙、姜宸英等交游。其中陈维崧系明末四大公子之一陈贞慧的儿子,为清初骈文大家,所撰人争传颂,《四库全书》收入他的著作《陈检讨四六》20卷,另有《湖海楼集》等行于世。朱彝尊、严绳孙、姜宸英当时被称为“江南三布衣”,都是名噪一时之士。他们经常聚会于“嘉树”园中,诗酒唱和,甚为相得。姜宸英曾为之作《嘉树园记》。

李文藻的藏书大家

清著名藏书家、文学家、金石收藏家。字素伯,一字茞畹、香草,号南涧。山东益都人。乾隆二十六年(1761)进士,三十四年(1769)授广东恩平、潮阳知县,官广西桂林府同知。以清廉强干著称。好学不倦,以藏书知名。齐鲁间藏书家,自李开先、王士禛后,他以搜罗乡邦文献为己任,贮书数万卷,皆加校雠。遇有异本,挥汗借抄,不以为苦。每到京师,闲暇之日必至琉璃厂书肆观书,遂著有《琉璃厂书肆记》一文。该文详记东西“二酉堂”、“聚秀堂”、“兼古堂”、“文锦堂”等30余家书铺,对考察和研究清中叶北京出版事业源流变迁,具有较高参考价值。曾向纪昀借书抄录,所收之书,藏于“竹西书屋”、“大云山房”、“训厚堂”中。编有《所见书目》、《所闻书目》,皆详序列卷次,标其刊抄年月。所藏之书,都亲自雠校。收藏宋本、影抄本十数种,与当世知名学者如翁方纲、戴震、邵晋涵、周永年、钱大昕等交往甚密,尤为纪昀所赏识。先后校刊图书数十种,藏家视为珍善本收藏。去世后,翁方纲、钱大昕等为之作墓表和墓志。其藏书章有数十方,主要有“素伯”、“李生字曰香草”、“青州东廓李氏藏书”、“管窥轩藏书印”、“左经右史”、“拙斋先生伯子”、“敦修堂”、“人当风雨散,花到别离开”、“辛巳进士”、“李静叔之伯兄”、“与朋友共”、“竹西书屋”、“南涧居士”、“繁露山长”、“空读南华第二篇”等。购藏金石颇富,撰著金石学著作数种,有《粤西金刻记》、《山东元碑录》、《粤谚》、《恩平》、《潮阳》、《桂林》等30余种。刊刻的有《岭南诗集》、《南涧文集》、《南北史考略》、《国朝献征录》、《易篑记》、《青社拾遗》等。

清末叶昌炽在《藏书记事诗》中,咏叹李文藻藏书的诗句云:「所见所闻所藏弆,发凡真有著书才。安知散帙非全帙,赶庙驱车日又来。」前面两句「所见所闻所藏弆,发凡真有著书才」,意指李文藻对于书籍的访购与收藏,证明他有著书的天份;而后面两句「安知散帙非全帙,赶庙驱车日又来」,则是描写李文藻在北京城访购书籍时的狂热与执着。李文藻的〈琉璃厂书肆记〉一文让他名传于世。清末名士李慈铭评论该文:「〈琉璃厂书肆记〉一首,颇足见当日文物之盛,亦将来考都门掌故者所当知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