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到主要内容

程宿的百年勃发

据《开化县志》记载,开化的程姓有两支,原籍都是安徽歙县。一支于唐大中年间(公元847—860年)定居龙山霞关(今开化县杨林乡下江),后散居蕉川、东坑口等地。另一支于唐中和三年(883年)从歙县迁至常山县北竹(今开化县长虹乡北源村)落户。程宿属于后一支。据传说,程宿先辈程青为避战乱,往南寻求安居乐业之所,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大山,趟过了一条又一条河流,历尽了长途跋涉的艰辛,进入了浙江衢州大地。有一天,程青带着家人沿着河道狭窄、两岸高山陡峭、水流湍急的池淮溪,走过了曲曲折折的山路,来到了一个豁然开朗的河谷平地,此地背靠幽幽青山,面对淙淙绿水,身临竹林鸟语花香,仿佛到了世外桃源。程青精神一振,倦意顿消,不禁脱口而出:“好一个风水宝地。百年之后,我们程家必将发迹,必将有人出人头地!”遂定居于此,此地就是今天的北源村。

程氏祖祖辈辈凭借原来耕读世家的底子,一边勤于劳作,一边教育子孙,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,终于应验了先祖程青100年前的预言。百年之后,先是程宿于988年高中状元,其子程迪于庆历二年(1042年)高中榜眼,其孙程天民于熙宁六年(1073年)中进士,其曾孙程俱于政和二年(1112)中进士赐上舍出身,创造了祖孙四代连中进士的奇迹,这在我国历史上也极为罕见。程迪,字元吉,又字忠彦,仕至尚书都官郎中。程俱,累官至朝议大夫,赐封新安开国伯;善诗文,著作颇多,最俱文名,《北山小集》、《北山律式》、《麟台故事》均收入《四库全书》,人称北山先生。

作者相关标签

程宿的百年勃发的相关内容

程宿的百年勃发

据《开化县志》记载,开化的程姓有两支,原籍都是安徽歙县。一支于唐大中年间(公元847—860年)定居龙山霞关(今开化县杨林乡下江),后散居蕉川、东坑口等地。另一支于唐中和三年(883年)从歙县迁至常山县北竹(今开化县长虹乡北源村)落户。程宿属于后一支。据传说,程宿先辈程青为避战乱,往南寻求安居乐业之所,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大山,趟过了一条又一条河流,历尽了长途跋涉的艰辛,进入了浙江衢州大地。有一天,程青带着家人沿着河道狭窄、两岸高山陡峭、水流湍急的池淮溪,走过了曲曲折折的山路,来到了一个豁然开朗的河谷平地,此地背靠幽幽青山,面对淙淙绿水,身临竹林鸟语花香,仿佛到了世外桃源。程青精神一振,倦意顿消,不禁脱口而出:“好一个风水宝地。百年之后,我们程家必将发迹,必将有人出人头地!”遂定居于此,此地就是今天的北源村。

程氏祖祖辈辈凭借原来耕读世家的底子,一边勤于劳作,一边教育子孙,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,终于应验了先祖程青100年前的预言。百年之后,先是程宿于988年高中状元,其子程迪于庆历二年(1042年)高中榜眼,其孙程天民于熙宁六年(1073年)中进士,其曾孙程俱于政和二年(1112)中进士赐上舍出身,创造了祖孙四代连中进士的奇迹,这在我国历史上也极为罕见。程迪,字元吉,又字忠彦,仕至尚书都官郎中。程俱,累官至朝议大夫,赐封新安开国伯;善诗文,著作颇多,最俱文名,《北山小集》、《北山律式》、《麟台故事》均收入《四库全书》,人称北山先生。

程宿的百年勃发

据《开化县志》记载,开化的程姓有两支,原籍都是安徽歙县。一支于唐大中年间(公元847—860年)定居龙山霞关(今开化县杨林乡下江),后散居蕉川、东坑口等地。另一支于唐中和三年(883年)从歙县迁至常山县北竹(今开化县长虹乡北源村)落户。程宿属于后一支。据传说,程宿先辈程青为避战乱,往南寻求安居乐业之所,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大山,趟过了一条又一条河流,历尽了长途跋涉的艰辛,进入了浙江衢州大地。有一天,程青带着家人沿着河道狭窄、两岸高山陡峭、水流湍急的池淮溪,走过了曲曲折折的山路,来到了一个豁然开朗的河谷平地,此地背靠幽幽青山,面对淙淙绿水,身临竹林鸟语花香,仿佛到了世外桃源。程青精神一振,倦意顿消,不禁脱口而出:“好一个风水宝地。百年之后,我们程家必将发迹,必将有人出人头地!”遂定居于此,此地就是今天的北源村。

程氏祖祖辈辈凭借原来耕读世家的底子,一边勤于劳作,一边教育子孙,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,终于应验了先祖程青100年前的预言。百年之后,先是程宿于988年高中状元,其子程迪于庆历二年(1042年)高中榜眼,其孙程天民于熙宁六年(1073年)中进士,其曾孙程俱于政和二年(1112)中进士赐上舍出身,创造了祖孙四代连中进士的奇迹,这在我国历史上也极为罕见。程迪,字元吉,又字忠彦,仕至尚书都官郎中。程俱,累官至朝议大夫,赐封新安开国伯;善诗文,著作颇多,最俱文名,《北山小集》、《北山律式》、《麟台故事》均收入《四库全书》,人称北山先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