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到主要内容

纵笔三首·其三创作背景

宋哲宗元符二年(1099年),大诗人苏轼由惠州(今属广东省)贬所再贬儋州(治所在今广东儋县西北,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),时已64岁,且病魔缠身,正处于“食无肉,居无室,病无药,出无友”的困境。此年岁末,作《纵笔三首》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陈祥耀 等.宋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7:459-460

纵笔三首·其三创作背景相关内容

纵笔三首·其三原文

北船不到米如珠,醉饱萧条半月无。

明日东家知祀灶,只鸡斗酒定膰(fán)吾。

《纵笔三首·其三》原文及鉴赏赏析
纵笔三首·其三原文

北船不到米如珠,醉饱萧条半月无。

明日东家知祀灶,只鸡斗酒定膰(fán)吾。

纵笔三首·其三赏析:

这首诗写诗人和儋州人民的深厚感情。起句写北方船只不到,儋州米价贵了起来,有“米珠薪桂”之慨。儋州当时耕种落后,产米很少,苏轼《和陶劝农六首》小序说:“海南多荒田,俗以贸香为业。所产杭稻,不足于食。”所以“北船不到”,米价高涨是必然的。次句写在上述情况下,诗人半月不得醉饱,这也是实况,参看他在儋州的其他诗作可知。后二句写第二天是东邻祭灶之日,他们和诗人感情极好,会以祭品相饷。膰,本义为祭肉,这里作动词用,指送祭灶品,即送“只鸡斗酒”。“只鸡斗酒”,语出曹操《祭桥玄文》,切合祭品,用典精当。上二句写诗人自己的窘况,也写儋州的环境;后二句写诗人对邻人的信赖,从一件具体小事侧面反映他和儋州人民感情的深厚。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以直截之笔写真率之怀。它直写诗人的渴酒思肉,直写对邻人送酒肉的期待,毫不掩饰,毫不做作,正如纪昀所评的“真得好”。诗写求酒肉,又写得这样真而不鄙。是否不鄙,就要看其“全人”,有待于“知人论世”了。

纵笔三首·其三译文

北船不到米如珠,醉饱萧条半月无。

译文:北来的粮船未到,近来米贵如珍珠,半月不知饱和醉,这肚子好萧条好清苦。

明日东家知祀灶,只鸡斗酒定膰(fán)吾。

译文:好在明天是祭灶日,难得这年末岁尾,东家宰鸡,烤肉,备酒,定会饷我祭肉醉一回。

纵笔三首·其三注释

北船不到米如珠,醉饱萧条半月无。

注释:祀灶:祭灶神,古代五祀之一。

明日东家知祀灶,只鸡斗酒定膰(fán)吾。

注释:膰:古代祭祀用的烤肉。这里“膰”当动词“馈”,进食于人。

北船不到米如珠,醉饱萧条半月无。

北船不到米如珠,醉饱萧条半月无。

诗句注释:

祀灶:祭灶神,古代五祀之一。

诗句译文:

北来的粮船未到,近来米贵如珍珠,半月不知饱和醉,这肚子好萧条好清苦。

明日东家知祀灶,只鸡斗酒定膰吾。

明日东家知祀灶,只鸡斗酒定膰(fán)吾。

诗句注释:

膰:古代祭祀用的烤肉。这里“膰”当动词“馈”,进食于人。

诗句译文:

好在明天是祭灶日,难得这年末岁尾,东家宰鸡,烤肉,备酒,定会饷我祭肉醉一回。